在牙周病初期,患者若能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,通常可以痊愈。若在病情初期未得到及时诊治,可能导致病情恶化、牙龈萎缩,甚至牙齿脱落。许多牙周炎患者都会伴随下牙龈萎缩的症状。以下,**可普口腔连锁的专家为您介绍庞清泽下牙龈萎缩后的保养秘诀。
保养秘诀
1. 漱口护理:下牙龈萎缩后,患者应使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含漱液进行漱口。漱口时,需紧闭口腔,利用颊部、唇部和舌部充分活动漱口液,使其反复冲击牙缝及食物残渣,然后吐出。
2. 咀嚼习惯: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,慢慢咀嚼食物,不仅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,还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,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。
3. 叩齿锻炼:早晚进行叩齿,用力上下叩敲牙齿数十次,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牙龈组织的新陈代谢。
4. 正确洗牙:正确的洗牙方法对于防止下牙龈萎缩至关重要。应竖着刷,并在每个部位坚持数十次,早晚各刷一次,彻底去除牙齿缝隙中的菌斑和残留物。
5. 牙龈按摩:用食指放在牙龈上,进行局部小圆旋转的移动按摩,然后漱口,使每个牙齿所属的牙龈区都受到按摩,反复进行数次。
牙龈萎缩的原因
下牙龈萎缩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:
1. 炎症性牙龈萎缩:牙周炎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,牙槽骨吸收后,牙龈沿牙根方向收缩。
2. 机械性牙龈退缩:不良的刷牙习惯、不正确的洗牙方法、不良修复体等机械摩擦或压迫牙龈,导致牙龈和牙槽骨萎缩。
3. 废用性牙龈萎缩:牙齿缺乏咀嚼功能,牙周组织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,长时间处于废用状态,可能导致牙龈和牙槽骨萎缩。
4. 早老性牙龈萎缩:与老年人因年龄关系造成的牙龈萎缩不同,发病人群多为年轻人,原因可能是饮食、环境污染或药物使用。
牙龈萎缩的危害
下牙龈萎缩可能带来以下危害:
1. 牙周病风险:下牙龈萎缩可能演变成牙周病,危害牙齿健康。
2. 牙龈炎症:下牙龈萎缩常是牙龈发炎的结果,由牙垢、牙石刺激引起。
3. 牙菌膜问题:牙菌膜可能导致齿龈发炎及刺激。
护理建议
1. 可复性牙髓炎:病变较轻的牙髓炎,治疗主要是去除刺激,消除炎症。
2. 不可复性牙髓炎:分为急性、慢性和逆行性牙髓炎,治疗应根据具体类型进行。
3. 急性牙髓炎:发病急、疼痛剧烈,治疗应先进行急处理,待症状缓解后再行牙髓病治疗。
4. 慢性牙髓炎:多为龋病所致,治疗应去除龋病,控制炎症。
5. 逆行性牙髓炎:牙周病患牙的牙周组织破坏后,感染进入牙髓引起的炎症,治疗按急性牙髓炎处理。
为了预防下牙龈萎缩,建议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。